第73章 73 逼宫
第73章 73 逼宫
皇帝都走了,朝会自然结束,不过这个结束的方式,让很多官员响起了去年的十月份的那次早朝。
和现在一样,也是议事议的好好的,结果突然有人冲击大明门,这次也是如此,只是人员从国子监的监生换成了参加会试的举子,而且数量也多了好几倍。
不过,这样的事情和大部分低级官员没有丝毫关系,天塌下来还有皇帝盯着,轮不到他们操心。
低级官员离开了,但内阁以及部堂级高官,却没有离去,他们相互看了一眼,不约而同的跟了过去。
大明门外,黑压压的一片人占据了门前的空地,几千名学子,正不停的念叨着弹劾内阁四位大臣的剪短奏疏。
来到近处,他们念叨的声音虽然还显得杂乱,但却显得十分洪亮。
因为皇帝仪仗行的缓慢,是以大臣们虽然后出发,但却差不多同时抵达大明门,听到这个声音后,四名内阁辅臣顿时有些面色如土,表情难看异常。
甚至张瑞图腿都有些抖了。
所谓千夫所指,无疾而终,如今正在咒骂弹劾他们的,岂止千人,没有遇到过此事的人,是感受不到数千人对你谩骂职责的压力。
汗水,一滴滴的出现在他们额头上,却又不敢擦,留着上面黏糊糊的十分难受。
不过朱由检倒是没什么惧怕的,虽然此刻学子的阵势比上一次大了很多,但他也今非昔比,简单的聚众弹劾,根本吓不倒他。
皇帝的仪仗出现在城头,很快就被下面的举子发现了,有些人不明所以,依然大声念诵着,但认识的人更多,口耳相传之下,所有考生都知道,皇帝就在城头。
渐渐的,念诵声音小了下来,最后归于平静,
“参见皇上。”不知谁开口,原本一直站着的五千举子跪拜下去。
“尔等意欲何为?”朱由检阴沉着脸问道。
老子上次早朝容易吗,登基后拢共也就两次,结果倒好,上个早朝也有人聚众闹事,而且一次比一次夸张。
上次还只是两百人,这次两千都不止了。
在锦衣卫的呐喊下,朱由检的话扩散出去,在大明门前不断响彻。
“我等学子为弹劾尸位素餐之辈而来。”
考生七嘴八舌的回答道,声音渐渐统一,最后让朱由检听见。
“太祖有言,生员不许议政,尔等难道不知?且尔等非朝廷言官,有何资格弹劾朝廷大臣?”朱由检皱眉道,这些学子陷入了一种狂热的状态当中,估计很难说服。
“吾等为公义而来,义之所在,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,请陛下罢免黄施张李四人!”慷慨激昂的回答在下面响起,很快统一起来,所有人都大声喊道,隆隆的声音,当真有种震撼人心的感觉。
别说城头的大臣们,就连隔着有一段距离的棋盘街百姓,都听得眉飞色舞,热血不能自已,很多人都恨不得自己就在那个场面当中,抒发心中激情。
巨大的声音,震得朱由检都有些头晕,晃了下脑袋,他心中已经有些不耐,这群家伙根本说不通,必须采取强制措施。
他也没心思和这些鬼迷心窍的举子绕弯子,而是强硬道:“尔等皆是一派胡言,帝国宰辅重臣,还由不得尔等一言罢免。朕念在你等乃初犯,若速速离去,便不予计较,若不然,勿谓朕言之不预!!!”
然而,朱由检的话却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,城门下的学子再度喧嚣起来。
“陛下,我等皆一派公心天理,为大明计,为百姓计,为皇上计,请把黄施张李四人!”大声请愿后,便是一连串的普通生,举子们竟然统统跪下,伏地请愿!
看到这番情景,朱由检当即脸色一变。
逼宫,这是赤裸裸的逼宫!
一边是四位宰辅,一边是戊辰科五千参考举子,如今这些举子以声闻天听,将自己捆绑一块,赤裸裸的放在台面上,和四位宰辅称量。
陛下,您是选宰辅,还是选我等五千学子!
一时间,在场所有的人都沉默下来,没有人能想到,举子们能做到这一步,如此好大的弹劾逼宫,不亚于古之抬棺死谏!!!
皇帝,坐蜡了!
这个明悟在所有人心中升起。
年轻的帝王,你,该怎选择呢?
朱由检脸沉似水,没想到,自己的劝说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,让他们逼宫。
呵呵,真以为朕是得位不正,在乎士林声誉的皇帝吗?
也许,在刚登基的时候,朱由检还有这个困扰,民间将其视之位得位不正之人,但经过‘中宫案’的清洗后,所有的帽子都扣到了东林党的头上。
他们可以插手皇帝宫闱之事,操纵两代皇后选秀,未尝不能谋害天启帝。‘中宫案’兵并不仅仅是异常事涉宫闱的简单案件,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,然而,这些深刻的东西,高级官员知道,但下面的读书人却不太明白。
也因此,这些举子肆无忌惮,他们以为真得位不正,需要笼络士林之心吧?
“看来,还要加强舆论的控制啊!”朱由检皱眉想到,这次事件,让他发现了之前计划的漏洞,将舆论这个强大的工具给忘了。
不过,这是之后的事了,现在,就让你们看看朕的铁血手段。
然而,在朱由检正要开口的时候,黄立极开口了,他用一种苦涩的语气道:“陛下,请罢免臣等四人,以平息士林之怒。”
随后,施凤来等人也跟着道:“陛下,请罢免我等四人,以息众怒。”
这是朝臣遭到言官弹劾后的正常流程,不过一般都是作秀,然而现在,他们四人却是真心实意的希望皇帝罢免自己。
身为宰辅,天下读书人之仰望,道德之楷模,必然受到士林清议的约束,如今清议不在他们这边,被千夫所指,他们这宰辅位置根本当不下去,就算强行当下去,名声也臭了。
这就是清流的力量,也是东林党孜孜不倦,一直保持和掌握的力量。
在大明,舆论,能杀人!舆论,也能左右朝政!
皇帝都走了,朝会自然结束,不过这个结束的方式,让很多官员响起了去年的十月份的那次早朝。
和现在一样,也是议事议的好好的,结果突然有人冲击大明门,这次也是如此,只是人员从国子监的监生换成了参加会试的举子,而且数量也多了好几倍。
不过,这样的事情和大部分低级官员没有丝毫关系,天塌下来还有皇帝盯着,轮不到他们操心。
低级官员离开了,但内阁以及部堂级高官,却没有离去,他们相互看了一眼,不约而同的跟了过去。
大明门外,黑压压的一片人占据了门前的空地,几千名学子,正不停的念叨着弹劾内阁四位大臣的剪短奏疏。
来到近处,他们念叨的声音虽然还显得杂乱,但却显得十分洪亮。
因为皇帝仪仗行的缓慢,是以大臣们虽然后出发,但却差不多同时抵达大明门,听到这个声音后,四名内阁辅臣顿时有些面色如土,表情难看异常。
甚至张瑞图腿都有些抖了。
所谓千夫所指,无疾而终,如今正在咒骂弹劾他们的,岂止千人,没有遇到过此事的人,是感受不到数千人对你谩骂职责的压力。
汗水,一滴滴的出现在他们额头上,却又不敢擦,留着上面黏糊糊的十分难受。
不过朱由检倒是没什么惧怕的,虽然此刻学子的阵势比上一次大了很多,但他也今非昔比,简单的聚众弹劾,根本吓不倒他。
皇帝的仪仗出现在城头,很快就被下面的举子发现了,有些人不明所以,依然大声念诵着,但认识的人更多,口耳相传之下,所有考生都知道,皇帝就在城头。
渐渐的,念诵声音小了下来,最后归于平静,
“参见皇上。”不知谁开口,原本一直站着的五千举子跪拜下去。
“尔等意欲何为?”朱由检阴沉着脸问道。
老子上次早朝容易吗,登基后拢共也就两次,结果倒好,上个早朝也有人聚众闹事,而且一次比一次夸张。
上次还只是两百人,这次两千都不止了。
在锦衣卫的呐喊下,朱由检的话扩散出去,在大明门前不断响彻。
“我等学子为弹劾尸位素餐之辈而来。”
考生七嘴八舌的回答道,声音渐渐统一,最后让朱由检听见。
“太祖有言,生员不许议政,尔等难道不知?且尔等非朝廷言官,有何资格弹劾朝廷大臣?”朱由检皱眉道,这些学子陷入了一种狂热的状态当中,估计很难说服。
“吾等为公义而来,义之所在,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,请陛下罢免黄施张李四人!”慷慨激昂的回答在下面响起,很快统一起来,所有人都大声喊道,隆隆的声音,当真有种震撼人心的感觉。
别说城头的大臣们,就连隔着有一段距离的棋盘街百姓,都听得眉飞色舞,热血不能自已,很多人都恨不得自己就在那个场面当中,抒发心中激情。
巨大的声音,震得朱由检都有些头晕,晃了下脑袋,他心中已经有些不耐,这群家伙根本说不通,必须采取强制措施。
他也没心思和这些鬼迷心窍的举子绕弯子,而是强硬道:“尔等皆是一派胡言,帝国宰辅重臣,还由不得尔等一言罢免。朕念在你等乃初犯,若速速离去,便不予计较,若不然,勿谓朕言之不预!!!”
然而,朱由检的话却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,城门下的学子再度喧嚣起来。
“陛下,我等皆一派公心天理,为大明计,为百姓计,为皇上计,请把黄施张李四人!”大声请愿后,便是一连串的普通生,举子们竟然统统跪下,伏地请愿!
看到这番情景,朱由检当即脸色一变。
逼宫,这是赤裸裸的逼宫!
一边是四位宰辅,一边是戊辰科五千参考举子,如今这些举子以声闻天听,将自己捆绑一块,赤裸裸的放在台面上,和四位宰辅称量。
陛下,您是选宰辅,还是选我等五千学子!
一时间,在场所有的人都沉默下来,没有人能想到,举子们能做到这一步,如此好大的弹劾逼宫,不亚于古之抬棺死谏!!!
皇帝,坐蜡了!
这个明悟在所有人心中升起。
年轻的帝王,你,该怎选择呢?
朱由检脸沉似水,没想到,自己的劝说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,让他们逼宫。
呵呵,真以为朕是得位不正,在乎士林声誉的皇帝吗?
也许,在刚登基的时候,朱由检还有这个困扰,民间将其视之位得位不正之人,但经过‘中宫案’的清洗后,所有的帽子都扣到了东林党的头上。
他们可以插手皇帝宫闱之事,操纵两代皇后选秀,未尝不能谋害天启帝。‘中宫案’兵并不仅仅是异常事涉宫闱的简单案件,里面蕴含了很多东西,然而,这些深刻的东西,高级官员知道,但下面的读书人却不太明白。
也因此,这些举子肆无忌惮,他们以为真得位不正,需要笼络士林之心吧?
“看来,还要加强舆论的控制啊!”朱由检皱眉想到,这次事件,让他发现了之前计划的漏洞,将舆论这个强大的工具给忘了。
不过,这是之后的事了,现在,就让你们看看朕的铁血手段。
然而,在朱由检正要开口的时候,黄立极开口了,他用一种苦涩的语气道:“陛下,请罢免臣等四人,以平息士林之怒。”
随后,施凤来等人也跟着道:“陛下,请罢免我等四人,以息众怒。”
这是朝臣遭到言官弹劾后的正常流程,不过一般都是作秀,然而现在,他们四人却是真心实意的希望皇帝罢免自己。
身为宰辅,天下读书人之仰望,道德之楷模,必然受到士林清议的约束,如今清议不在他们这边,被千夫所指,他们这宰辅位置根本当不下去,就算强行当下去,名声也臭了。
这就是清流的力量,也是东林党孜孜不倦,一直保持和掌握的力量。
在大明,舆论,能杀人!舆论,也能左右朝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