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0章 黄花梨(长章节)
  “十次方”的一个角、万象实验室、垃圾发电厂、生物冶金厂……
  这一系列项目算下来,林寒刚赚到的几十个小目标,转眼就快要重新见底了。
  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没错,但前提也得是去赚啊。
  所以在离开东广省之后,他就马不停蹄地跑到南海省,接手南海省的入侵物种治理任务。
  作为华夏面积最小的省份,南海省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,以完全生物权限的覆盖能力,扫上两次就绰绰有余。
  经过完全生物权限“反绿buff”的扫荡,入侵植物毫无疑问是死绝了。
  但让林寒感到有些棘手的是,对他来说最难缠的巴西龟,居然是南海省入侵动物里面的主力大军。
  这东西命硬且长,又不便收集,相当麻烦。
  只是这玩意在南海省数量很多,如果不清理一下,说不定会影响消灭30%入侵动物的任务目标。
  “盖亚,生物权限可不可以让巴西龟自己跑到海里?”林寒在意识中问道。
  巴西龟属于淡水动物,而淡水动物和海洋生物,一旦进入彼此的领域,急剧变化的渗透压,会迅速导致它们死亡。
  海洋动物到了淡水,下场是被水“撑死”,淡水动物到了海水,下场就是脱水而死。
  南海岛面积小,且水系发达、四面环海,如果可以让巴西龟自己游进海里,应该也花费不了太长时间。
  盖亚稍稍沉默了一下,才说道:“这个……其实我也不太清楚。”
  林寒一怔:“什么意思?”
  盖亚解释起来:“生物的进化方向,就是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生存。所以如果你控制特定生物去赴死的话,就相当于违背生命的根本愿望,效果肯定要打一些折扣。”
  “到底会打多少折扣,这个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。像微生物、植物等完全没有智力的生物,当然不存在这种问题。而如果是猿猴一类,你让它直接去跳崖,它多半是跳不下去的。”
  一般来说,越高等的生物,就越是怕死惜命。
  灵长类中最强壮的银背大猩猩,单从身体硬件水平来看,和老虎狮子未尝没有一搏之力。
  但实际情况却是,银背大猩猩对上狮虎,几乎从来就没赢过。
  这其中的原因,除了狮虎本身的战力之外,大猩猩更怕死、战意薄弱的性子也不容忽视。
  林寒说道:“也就是说,当巴西龟感受到生命威胁时,可能会有一部分逃离?”
  “是的。不过你说的这个,也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,小型的淡水动物一旦碰到海水,脱水症状发作是很快的。”
  林寒点头:“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吧,反正南海省面积不大,也不怎么用跑。”
  南海省的面积,只比完全生物权限的覆盖能力略大点,他一个人驾车在中部地区的高速公路上稍微开上一会,就足以覆盖全省。
  当天晚上,整个南海省的野生巴西龟都行动起来,从各自藏身之地,仿佛集合一般,赶到就近的河流水域……
  由于在水中行动更为迅速,加之南海省面积小却水系发达,所以这些野生巴西龟一经出发,很快就汇集到几条指定的大河之中。
  这几条指定的大河,全部都是直通大海,野生巴西龟们只要顺流而下,就可以迅速奔赴到大海之中。
  然而一下海,接触海水没多久,巴西龟的身体就开始出现脱水症状,生理状态一团混乱。
  在死亡的威胁下,一小部分巴西龟出于强烈的求生欲望,挣扎着试图逃离海水。
  这些“精英巴西龟”,有的在丧命之前成功逃离海水,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活了下来。
  有的虽然暂时逃离了海水,但由于脱水过重,苟活了一阵,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这一劫。
  有的则没能成功逃离,跟着主流的巴西龟,一并葬身大海。
  一夜之间,南海省人民就震惊地发现,在四周的海岸附近,赫然多出了无数的巴西龟尸体,有的被冲到岸上,有的则四仰八叉地浮在海里,场面可谓是蔚为壮观。
  当然还有的沉入水中,被一些海洋生物拿来填了肚子。
  相关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涌来,大量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。万象横扫巴西龟的消息,自然又是引起人们的一致赞誉。
  事后经过粗略统计,推算出整个南海省的野生巴西龟已经被消灭了90%以上,万象的清理工作又一次成果斐然。
  剩下那不到10%的巴西龟虽然得以苟活,但却都是永久丧失生殖能力的太监龟,俨然已经不成气候。
  海岸周围的巴西龟尸体,大部分被收集起来,经过高温蒸煮杀菌灭活,并做了一定的防腐处理之后,就被当做有机垃圾运走了。
  在此期间,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。
  大概就是说,某三线网红公开发表言论,谴责万象伤害小乌龟,罪孽深重,枉为人类云云。
  然后有人第一时间列出证据,说明巴西龟是生态杀手级的入侵动物,狠狠批判一番的同时,还带动全民一起声讨。
  这件事几乎在网上掀起一阵狂潮,热搜居高不下。
  林寒稍微了解之后,莫名觉得有些奇怪,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这是刘语风借着刚成立不久的万象传媒,自导自演搞了个大新闻。
  把一个普通三线网红打造成一个超级负面网红,同时也让那个带头声讨的人一炮走红,而且还无形之中给万象刷了一波声望。
  套路之深,让林寒一阵汗颜。
  ……
  处理完巴西龟之后,南海省的入侵物种治理任务就基本完成了,各方共计四亿多元的清理费,也陆陆续续到账。
  正当林寒准备离开南海省的时候,南海省省会洋口市市委书记,张书记却亲自给他打了个电话问候。
  这倒让他有些诧异,毕竟是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、省委常委,副省级大佬亲自问候,肯定不是说废话来的。
  “黄花梨?”
  电话里,张书记说道:“没错,就是举世闻名的南海黄花梨。”
  黄花梨,学名为降香黄檀木,原产南海省,是明清硬木家具的名贵用材。
  由于其色泽黄润、材质细密、纹理柔美、香气泌人而备受人们推崇。
  种种优异的木材特性,以及稀少的数量,让黄花梨的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,每吨木料的价格高达数百万元,在炒上天的时候,甚至可以达到千万。
  在信息闭塞且无人管理的时代,一些农民常常将野生黄花梨砍伐拿回去自用。
  后来有人注意到这一现象,便专门在乡下地区收购黄花梨木,然后高价卖出,以此赚取暴利。
  随着黄花梨木名气越来越大,价格也越来越高,偷砍的人自然而然地便多起来,大量野生树木都遭受了灭顶之灾。
  现在的野生黄花梨,已经是国家级保护植物了。
  张书记叹了口气:“黄花梨可以说是南海省的一张名片,但现在的情况你多少也了解一些……以黄花梨闻名的南海,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有实际价值的黄花梨了,野生的更是几近灭绝。”
  林寒想了下:“那您找我是为了?”
  “万象大面积绿化艾拉善的事情,我当然也是知道的,听说你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,所以就特意来问一下。”
  顿了顿,张书记接着说道:“我想问一下,你们的技术,对黄花梨是否也有效?”
  林寒说:“我们确实可以促进植物生长,但效果主要体现在初期,植物体成熟之后,增幅就不是特别显著了。”
  听到这个消息,张书记不光没气馁,反而有几分大喜过望:“真的有效?”
  “黄花梨生长缓慢,没有百年时间,根本就不堪大用。上百年的生长,只要能缩短20%,就能少去一代人的守望啊!”
  付出多少收获多少,树木的生长也是如此。
  普通的树木,也就是“十年树木”的水平,少则七八年,多则一二十年,基本就能成材。
  但像黄花梨、小叶紫檀这种顶级木材,要想成材,都得花费上百年的时间,一二十年的根本没用。
  市面上的黄花梨制品,基本都是手串一类,主要就是因为大块的木料太少,边边角角的,也就只够做些手串之类的小物件。
  林寒想了想说道:“根据以往的数据进行估计,普通树木的成材时间至少可以缩短一半。对于黄花梨,只减少20%生长时间的话,还是没问题的。”
  对于绿buff的效果,他也是十分关注的。
  为了测试具体的效果,林寒之前特意买下了一片林场,通过对照实验,对其中树木的生长速率进行统计。
  经过计算发现,在绿buff的加持作用下,树木的生长速率呈现出类似于递减指数函数的趋势。
  虽然因树而异,但总体来说,成材时间基本都可以缩短一半左右。
  “成……成材时间缩短一半!”张书记闻言大为震动,以至于说话都有些结巴。
  他原本想着,能缩短20%就很不错了。缩短一半,这效果简直逆天啊。
  “这,没有什么副作用吧……”
  林寒笑道:“绝对绿色环保无污染,除了年轮之外,树木也不会有其它任何特殊的地方。”
  张书记沉默了一会:“那我就直说了……在南海省省内,有几个自然保护区,生长着一些野生的黄花梨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企业在各自的林场种植了一些。当然基本都是小树,大树很少见。”
  “所以省方面想请贵公司,对这些小树进行一次维护,加快生长,也好让南海省的这张名片名副其实。”
  “这个当然没问题,我可以答应。毕竟也是保护濒危植物。”林寒干脆地说道,“那几个保护区以及林场的总面积,大约是多少平方公里?”
  “平方公里?”
  张书记有些奇怪,不过还是想了一下说道:“平方公里的话,保护区也就几十平方公里吧。几家企业的林场加起来,应该也差不多大,但种植密度会大很多。”
  停顿了一下,他又说道:“费用方面,贵公司……”
  林寒笑了笑:“既然是南海特色,国家保护植物,自然保护区的那部分我们就不收钱了。”
  几十平方公里,以野生黄花梨的珍稀程度,估计能找到几千棵就算不错,收费也赚不了多少钱。
  “至于对企业林场的收费,我会去和他们老板谈一谈的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在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林寒来到附近的一个自然保护区,得以一睹传说中的神木黄花梨。
  “这就是黄花梨?”
  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会身前的小树,一边有些诧异地问道。
  就眼前这棵树,从体格来看确实瘦小得不像话,一人多高,胳膊粗细。
  林寒十分确信,自己用手就能把这棵树从土里拽出来。
  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年轻眼镜妹,在当地林业局任职,她闻言点头说道:“这棵黄花梨别看小,已经长了有快十年了。”
  十年!
  十年的风吹雨打,最终长成的只不过是这瘦小的一棵。
  林寒仔细观察了一会,渐渐发现,这黄花梨和普通树木相比,虽然显得瘦弱,但给人的感觉却颇为不凡,叶子都是青翠欲滴,仿佛有几分玉的颜色,彰显着浓郁的生命力。
  他看了看邻近的另外几棵小树,问道:“在这个保护区,大概有多少棵黄花梨,都是这么大的?”
  眼镜妹伸手一指远处:“在那边的比较多,整个保护区大概有六百棵野生黄花梨,基本都是这么大。”
  “最幼嫩的看起来比草大不了多少,最粗的一棵,也不过大腿那么粗。”
  她犹豫着问了句:“林先生,你们真的能让这些树更快地成长起来吗?”
  林寒轻轻捏了捏一片黄花梨的叶子,微笑着说道:“当然可以。”
  “不过对于黄花梨来说,长得慢并不是主要的威胁,偷砍才是。如果监管不到位,纵然这些树能一夜参天,到头来还是要便宜那些偷砍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