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抽丝(上)
第十六章 抽丝 (上)
“你确定咱们这样干有用?” 张维善打了哈欠,望着着半河灯火低声说道。
“不一定,除了这么干,目前我想不出任何办法!” 李彤的回答坦率而又直接,“老刘那边到底肯不肯出头,咱们管不了。应天府怎么断案子,咱们也管不了。眼下除了听天由命之外,也就剩下盯着如意画舫这边了!”
他说的完全是事实,令张维善不得不悻然点头。
两天前,李彤得到了他父亲,水师挂名百户李慎的指点,准备把所谓的大明将门和南京锦衣卫都拖下水。结果他先满怀希望去国子监找自己的叔丈人刘方,后者听闻南京右佥都御史严锋已经赤胳膊下场,居然立刻开始东拉西扯打起了哈哈。到最后,也没告诉他将门这边,到底会不会派个身份对等的人出面接招。
李彤无奈,只好拉上张维善,去二人最初报案的上元县,询问刺杀案和窝藏倭寇案的审问情况。结果,事实正如刘方数日前所料,上元县以“案情重大,无力裁断”为由,早就将两件案子的卷宗连同一干人证物证,上交给了应天府。而宝大祥的少东家王应泰,也果然很“光棍儿”地将所有罪名都揽在了他自己头上。他父母不知情,他的族人不知情,宝大祥上下除了几个关键位置上的大小伙计之外,其余人等也一概与此事毫无瓜葛!
两个国子监的贡生即便本事再大,也不可能将手伸到应天府的官署内。只好辗转又托了同学,去探听案件的进展。结果,不探听还好,一探听,顿时更加失望。
刺杀江南后逃走失败被擒的那名刺客,居然在被送入应天府监狱的当天夜里,把头伸进两根监狱栅栏之间,自尽身亡。而与王应泰一道被抓获的那些倭人,得知刺客已死,立即一口咬定,他们跟刺客只是在来大明销赃的海船上结识,根本不知道此人的真实姓名和来历,更不知道此人跟朝鲜国的留学生江南之间,到底有何冤仇!
两件案子彼此之间被切断了联系,就变成了各自独立的案子。而应天府的府丞和推官如果想敷衍了事,就可以将两个案子分开处理。那样的话,江南遇刺案因为苦主没死,而两个刺客先后丧命,就可以当做普通外藩子民相互寻仇案来了结。至于经营宝大祥的王家,也由勾结倭寇谋害无辜,变成了单纯的替贼销赃,罪名和责任都瞬间减小了数倍。
“李兄,张兄,要不然就这样算了,反正江南也没死!那宝大祥经此一劫,也永远在海货行当除了名!” 受二人所托的同学姓周单名一个玉字,有个叔叔在应天府户房做主事。此人回话时脸色,至今李彤和张维善两个,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那是一种惭愧和惊恐交织的表情,不用问,李彤和张维善也知道,周同学是受到了其家长或者某位大人物的警告。
“我们跟王家又没仇,当然愿意就这么算了,问题是,别人愿意不愿意算,我们俩却不知道!” 当即,李彤就非常明确地跟对方表态。
他不敢保证自己这句话,就能传到警告周玉的那位大人物的耳朵里。但至少,他需要把握住一切机会,让更多的人明白,自己和张维善两个,只是不小心被卷入棋局中的两枚倒霉蛋,而不是某一方的开路先锋。
“现在不是我们不想就这么算了,而是有人盯上了我们。子丹他们家被泼了一门的鸭血,你知道么?还有,他家的家丁,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用弩箭射穿了梗嗓!” 张维善跟他心有灵犀,也摆出满脸无奈的模样,在旁边大声补充。
“啊——”贡生周玉,没想到还有这些内情,顿时惊得两眼发直。
“你最近晚上也尽量少出门,还有那天一起在玄武湖帮忙抓刺客的同窗,若是遇到,麻烦转告他们,刺客的同伙正在寻机报复!” 见对方如此胆小,张维善立刻又促狭地补充。
贡生周玉闻听,原本就没多少血色的面孔变得愈发苍白。连说一声告辞都没顾上,立刻迈开两条大象腿逃之夭夭。若不是跑着跑着左脚的鞋底忽然断成了两截,绝对可一口气从国子监门口跑到九江。(注1:九江,明代九江府,在南京上游,大概一千里位置)
“他原本已经很害怕了,你何必还要吓唬他?!” 见贡生周玉的模样可怜,李彤当时忍不住笑着数落。
“不是我要吓唬他,你没觉得,那刺客的同伙,报复心极强么?” 张维善不服,耸着肩膀撇嘴,“既然光天化日之下,敢朝你们家大门上泼鸭血,谁能保证不会报复到别人头上?周玉,姓常的小子,还有当天帮忙抓刺客的那几个同学,接下来说不定就会被刺客的同伙找上门!”
“这怎么可能!不过——” 李彤听了,先是笑着摇头,随即,眼睛就开始闪闪发亮。
“怎么,又被我蒙对了!一语惊醒梦中人?!” 张维善跟他交往多年,彼此早就心有灵犀,立刻开心的大声追问。
“当街追杀了咱们,又到我家登门示威,如果吴四维也是同一群倭寇所害的话,接下来,他们应该要么去找你,要么就去找如意画舫!” 李彤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,而是铁青着脸给出了另外一个推论。
“找如意画舫,为啥?”张维善楞了楞,本能地追问。
“那晚在秦淮河上,除了咱们,与王应泰发生了接触的,只有如意画舫的小春姐和她手下那些女校书。如今连吴四维这个在岸上卷进来的,都被杀了全家,贼人若是单独放过了如意画舫,咱们才应该觉得奇怪!”当时,李彤皱着眉,低声给出了答案。
“你确定咱们这样干有用?” 张维善打了哈欠,望着着半河灯火低声说道。
“不一定,除了这么干,目前我想不出任何办法!” 李彤的回答坦率而又直接,“老刘那边到底肯不肯出头,咱们管不了。应天府怎么断案子,咱们也管不了。眼下除了听天由命之外,也就剩下盯着如意画舫这边了!”
他说的完全是事实,令张维善不得不悻然点头。
两天前,李彤得到了他父亲,水师挂名百户李慎的指点,准备把所谓的大明将门和南京锦衣卫都拖下水。结果他先满怀希望去国子监找自己的叔丈人刘方,后者听闻南京右佥都御史严锋已经赤胳膊下场,居然立刻开始东拉西扯打起了哈哈。到最后,也没告诉他将门这边,到底会不会派个身份对等的人出面接招。
李彤无奈,只好拉上张维善,去二人最初报案的上元县,询问刺杀案和窝藏倭寇案的审问情况。结果,事实正如刘方数日前所料,上元县以“案情重大,无力裁断”为由,早就将两件案子的卷宗连同一干人证物证,上交给了应天府。而宝大祥的少东家王应泰,也果然很“光棍儿”地将所有罪名都揽在了他自己头上。他父母不知情,他的族人不知情,宝大祥上下除了几个关键位置上的大小伙计之外,其余人等也一概与此事毫无瓜葛!
两个国子监的贡生即便本事再大,也不可能将手伸到应天府的官署内。只好辗转又托了同学,去探听案件的进展。结果,不探听还好,一探听,顿时更加失望。
刺杀江南后逃走失败被擒的那名刺客,居然在被送入应天府监狱的当天夜里,把头伸进两根监狱栅栏之间,自尽身亡。而与王应泰一道被抓获的那些倭人,得知刺客已死,立即一口咬定,他们跟刺客只是在来大明销赃的海船上结识,根本不知道此人的真实姓名和来历,更不知道此人跟朝鲜国的留学生江南之间,到底有何冤仇!
两件案子彼此之间被切断了联系,就变成了各自独立的案子。而应天府的府丞和推官如果想敷衍了事,就可以将两个案子分开处理。那样的话,江南遇刺案因为苦主没死,而两个刺客先后丧命,就可以当做普通外藩子民相互寻仇案来了结。至于经营宝大祥的王家,也由勾结倭寇谋害无辜,变成了单纯的替贼销赃,罪名和责任都瞬间减小了数倍。
“李兄,张兄,要不然就这样算了,反正江南也没死!那宝大祥经此一劫,也永远在海货行当除了名!” 受二人所托的同学姓周单名一个玉字,有个叔叔在应天府户房做主事。此人回话时脸色,至今李彤和张维善两个,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那是一种惭愧和惊恐交织的表情,不用问,李彤和张维善也知道,周同学是受到了其家长或者某位大人物的警告。
“我们跟王家又没仇,当然愿意就这么算了,问题是,别人愿意不愿意算,我们俩却不知道!” 当即,李彤就非常明确地跟对方表态。
他不敢保证自己这句话,就能传到警告周玉的那位大人物的耳朵里。但至少,他需要把握住一切机会,让更多的人明白,自己和张维善两个,只是不小心被卷入棋局中的两枚倒霉蛋,而不是某一方的开路先锋。
“现在不是我们不想就这么算了,而是有人盯上了我们。子丹他们家被泼了一门的鸭血,你知道么?还有,他家的家丁,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用弩箭射穿了梗嗓!” 张维善跟他心有灵犀,也摆出满脸无奈的模样,在旁边大声补充。
“啊——”贡生周玉,没想到还有这些内情,顿时惊得两眼发直。
“你最近晚上也尽量少出门,还有那天一起在玄武湖帮忙抓刺客的同窗,若是遇到,麻烦转告他们,刺客的同伙正在寻机报复!” 见对方如此胆小,张维善立刻又促狭地补充。
贡生周玉闻听,原本就没多少血色的面孔变得愈发苍白。连说一声告辞都没顾上,立刻迈开两条大象腿逃之夭夭。若不是跑着跑着左脚的鞋底忽然断成了两截,绝对可一口气从国子监门口跑到九江。(注1:九江,明代九江府,在南京上游,大概一千里位置)
“他原本已经很害怕了,你何必还要吓唬他?!” 见贡生周玉的模样可怜,李彤当时忍不住笑着数落。
“不是我要吓唬他,你没觉得,那刺客的同伙,报复心极强么?” 张维善不服,耸着肩膀撇嘴,“既然光天化日之下,敢朝你们家大门上泼鸭血,谁能保证不会报复到别人头上?周玉,姓常的小子,还有当天帮忙抓刺客的那几个同学,接下来说不定就会被刺客的同伙找上门!”
“这怎么可能!不过——” 李彤听了,先是笑着摇头,随即,眼睛就开始闪闪发亮。
“怎么,又被我蒙对了!一语惊醒梦中人?!” 张维善跟他交往多年,彼此早就心有灵犀,立刻开心的大声追问。
“当街追杀了咱们,又到我家登门示威,如果吴四维也是同一群倭寇所害的话,接下来,他们应该要么去找你,要么就去找如意画舫!” 李彤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,而是铁青着脸给出了另外一个推论。
“找如意画舫,为啥?”张维善楞了楞,本能地追问。
“那晚在秦淮河上,除了咱们,与王应泰发生了接触的,只有如意画舫的小春姐和她手下那些女校书。如今连吴四维这个在岸上卷进来的,都被杀了全家,贼人若是单独放过了如意画舫,咱们才应该觉得奇怪!”当时,李彤皱着眉,低声给出了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