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 平淡
  不得不说,王宁对张靖的打击确实比较大,接下来的几天,张靖的精神一直有点恍惚。看到王宁的时候,表情略微有点复杂,似感慨、似妒忌。
  作为班级的风云人物,张靖对待王宁的态度这么明显,连带着王宁在班级之中也稍微有了一点点的名气。
  除了小有名气之外,王宁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。平常正常的上课,有空的时候就到沈崇峰那边讨论论文的书写格式,以及论文之中的验证观点。
  虽然王宁有着维格列刊登在《数学》上的论文作为参考,可是很多未来可以使用的论点放到现在并不合适。王宁需要做的就是用现在的论点去替代维格列在未来使用的论点。
  这件事情确实比较麻烦,就算是有超脑作为后盾,王宁自己也会感到了一些吃力。在他搜素的过程之中,很多论点的发现者信息很模糊,就算是有发现者的信息,很多论点,研究方向并没有详细的说明。
  并且在搜索的过程之中,同样的一个论点,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信息,王宁并不能确定自己应该使用那一部分。
  对于这种情况,王宁心中很清楚,这是他知识量不足的一种表现。
  科学跟其他知识不同,很多东西不会强调的太清楚,尤其是战略级的研究,就算是几十年之后,很多信息都不会解封。王宁想要在网络上搜集信息,难度并不简单。
  再加上科学界的内幕只有进入那个领域的学者们才清楚,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那个层面。
  这种情况通过沈崇峰送给他的几箱子期刊就可以看得出来,想要得到更多的参考文献作为论文的补充,沈崇峰送给王宁的期刊并不简单。所有期刊都是科学界鼎鼎有名的顶尖期刊,它们更是科学家们以及众多学者们眼中的圣书,指导着他们的科研方向。
  就是这样的期刊,放在学者眼中不亚于珍宝,尤其是其中一些不会大范围公布的期刊,如果被学者们发现,为了得到这些期刊,他们愿意付出任何的代价。
  然而就是这么顶尖的期刊,放在王宁寝室的时候,除了王宁之外,竟然没有人发现这些杂志的价值。不管是邹凯,魏枫他们三人,还是偶尔过来溜门的同学,全都以为这些期刊是一般的杂志,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。
  这也就是王宁,因为超脑的存在,他对那些期刊没有足够的尊敬。要是让其他教授们知道学生对期刊的态度,一群人绝对会受到呵斥,不学无术的帽子他们是别想摘下来了。
  王宁确实不在意其他人对期刊的态度,不过从这件事情他也看的出来。别说普通人,就算是一流学府的学生,跟真正的科学界依然隔着十万八千里。
  不说其他学生,要是没有超脑作为后盾,就算是四年的大学生涯,他可能都不会跟科学界有任何交集。
  虽然现在有了超脑的原因,让他慢慢进入这个领域。可惜,超脑依然只能给他提供庞大的信息,具体的知识依然需要他领悟以及掌控,在没有人指导的时候,他跟科学界还是会隔着一层膜。
  还好,他并不是一个人在研究。沈崇峰作为老师,这个时候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。当他感到迷茫,不知道使用哪一个论点的时候,沈崇峰就能清楚的指出这些论点的出处,发现者以及价值。
  有了沈崇峰的指导,王宁就可以快速的在超脑之中搜索信息,将多余的同类信息全都排除,锁定最终的答案,然后使用找到的论点进一步延伸以及研究,最终形成论文中特有属于自己的论点。
  并不知道王宁脑袋中超脑的存在,所以沈崇峰对王宁的领悟力以及学习能力感到惊叹。在他眼中,自己这个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还很稚嫩,很多时候迷糊的地方全都是最基础的问题。
  明明普通的大学生都知道的事情,自己的学生却会感到困惑。基础知识点不清楚,这种情况出现在大学生身上都不能原谅,跟别说是他沈崇峰的学生,讲解一番,正准备稍微批评一下自己学生的时候,对方却爆发出来了恐怖的天赋。
  一旦自己讲解完这些知识点,对方就可以快速的接受这些内容,并且在自己的讲解止之上进一步的延伸出去,将原本普通的内容提升到更加深奥的领域。
  面对这种学生,沈崇峰也不知道是应该该夸奖还是该批评。如果称赞的话,基础知识点掌握不扎实是学者的大忌,他沈崇峰的学生自然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。
  要是批评的话,学生表现出来的天赋让他几乎忍不下心批评,能够将一加一直接提升到四元一次方程程度的学生,沈崇峰找不到任何批评的理由。
  所幸的是,自己学生在出现了几次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之后,他的基础知识点慢慢的充盈起来,虽然依然没有办法跟大部分研究生相比。在他这个年纪能够达到如此程度,也绝对算是当之无愧的天才。
  这还是王宁自己控制的结果,有超脑之中庞大的信息库在,他只需要沈崇峰指出方向,他自己就可以将整个体系搜索出来,从而变成自己的知识点。只要他愿意,他随时可以在一定领域上有着超越沈崇峰这个老师的知识量。
  不过他不会这么做而已,现在他表现出来的天赋已经足够,完全在沈崇峰心目中留下了天才的印象,根本不需要再进一步。
  一段时间的相处,沈崇峰对他确实不错,他不想打击自己老师。再说,他还需要借助老师的力量,暂时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。
  在沈崇峰别墅除了讨论论文之外,王宁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引导魏承玉的思路,让他从传统的数学思路上走出来,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析数学,去验证他拿出来的王宁猜想。
  几次引导之下,魏承玉确实有了一些收获,最起码在面对王宁猜想的时候不再是一头雾水,反而有了自己的解析思路。
  不只是魏承玉,沈崇峰也在慢慢思考王宁提出的思路,并且让他对数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。
  两人其实并不清楚,接受了王宁引导的思路之后,就相当于接受了王宁即将提出来的另外一个数学体系——镜子数学体系!